抗战史研究
接受捐赠
1944年抗日战争渐近尾声,为了组织战略大反攻,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,而当时重庆的两个机场又不够,经中美两国政府协商,由美国提供经费和技术帮助中国修建蓝田坝机场,国民政府于 民国33年(1944年)曾多次发出命令,要求各有关单位作好准备,但迟至民国34年(1945年)2月,各单位才进行具体筹备工作修建泸县蓝田坝机场。当时泸州蓝田机场是“特种工程”之一,国民政府组成“四川省泸县特种工程管理处”进行管理,并指派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负责行政工作,军事委员会第43工程处负责施工,美国派工程师及各类技术人员,设有修建机场工程处和民工管理处。修建工程于民国34年(1945年)3月16日正式开工,5月底竣工,6月1试配,整个工程仅用三个半月左右时间,进展甚为迅速,这在泸州及全国机场建设中都是少见的,工程量之大,也为泸州历来罕见,共完成土方90余万立方米,铺砌石方13.7万立方米,南北平行推机道的面宽为13米,北平行推机道长400米,南平行推机道长1800米,还有直通长江的排水沟长400米、深6米,还建有停机圈、机堡10个,装卸停机坪宽度计划为104米,后改为47米。工程征地、表苗、房屋搬迁费计5100万元。机场建成后占地2000余亩,跑道1条长1860米,宽60米,混凝土道面,为当时战略后方最好的机场之一,也是我国第一个混凝土跑道机场。在施工过程中,美国工程师,詹士禀刚愎自用,擅自更改计划,在铺筑道 面底层时,弃大卵石而不用,只用河沙与小石,又不灌浆,造成石少沙多,不结不实,步行尚觉绵软,严重影响机场工程质量,后来飞机降落时,跑道曾出现裂缝。机场修建共征地1300亩。原只计划调泸县、富顺、降昌三县民工46000名,后增加江津、合江、荣昌、叙永民工40000名,共86000名,实际动用民工75200名。工程修建中,管理处官员虚报虚记贪污经费,民工食不得饱,疾病流行,死伤近万人,状况甚惨。该年6月1日,机场修建工程竣工的当天,在新建机场上召开竣工大会,在大会之前,接昆明机场电称派四架飞机来泸履新,当时数万人集会恐避让不及而发生意外,回电阻止请其改期。正当大会进行中,四架飞机飞临上空,2.93744(47)号机首先降落,随机来泸者有美籍考察人员多人及新闻记者。其余三架飞机在空中盘旋后飞去。这是蓝田坝机场建成后降落的第一架飞机。机场建成后,中国航空公司试航过印度汀江至泸州的航线,并由国民党空军使用至解放。解放后,原泸县蓝田坝机场改称泸州蓝田坝机场。